編者按:9月30日,云南威鑫投資控股集團內刊《分享》和昭通金融投資控股集團內刊《昭通金控》,刊登了云南經濟日報社新聞中心主任彭波撰寫的文章《與昭通金控集團相識相知的600多個日子》,在征得兩家集團的同意后,《財金云南》予以全文轉載。
收到成華的截稿信息后,我再也找不到拖延的理由,只好硬起頭皮坐在電腦前,完成一個我和他,也是我和昭通金控集團的約定。
9月初在位于昆明市白龍路283號的云南威鑫投資控股集團采訪時,董事長段政廷遞給我一本裝幀精美的《昭通金控》創刊號,出版于8月31日。
這是昭通金控集團在做好創新的同時,立志做優秀企業文化的傳播者而打造的一本企業內部刊物。
回到家仔細翻閱雜志時發現,我撰寫的兩篇關于昭通金控集團的新聞稿件也被收錄其中,閱讀著那些熟悉的文字,諸多往事禁不住涌上心頭。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我與昭通金控集團從相識到相知已有600多個日子,那些過往的時光和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白龍路情結
2015年1月初,在位于白龍路283號的云南威鑫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段政廷的辦公室里聊天時,從他口中聽到了一個讓我很感興趣的消息。
涉足新聞行業近10年了,在云南經濟日報社工作的這些年,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有幸采訪和見證了許多云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大事,接觸過許多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家。
從云南GDP進入萬億俱樂部,到承載云南跨越發展之夢的長水機場開通運營,到首屆南博會在昆明舉辦前赴廣西采訪取經,到行走昆曼大通道采訪并開設《小彭走昆曼》專欄……
一次又一次的磨練讓我逐漸成長,對新聞的敏感也與日俱增。當聽到段政廷透露的他正在參與籌建昭通金控集團的消息時,深入心靈的職業敏感告訴我,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聞題材。
腦海里快速閃現出幾個問題:云南省第一家混合體制金控集團即將誕生,為什么會在昭通?跟威鑫有什么關系?身為民營企業家的段政廷扮演了什么角色?
眾所周知,地處滇東北的昭通市在云南省內,身上一直粘貼著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標簽,何以會在地方金融改革中率先破題呢?
云南威鑫投資控股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通過近20年的發展,在金融投資領域、農業高科技行業、實體產業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現。
這幾年,我曾多次到云南威鑫投資控股集團采訪過掌舵人段政廷,在與他探討企業發展話題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身上散發出的夢想和情懷,還有那濃濃的家鄉情結。
作為一個從烏蒙大山深處走出來的男子漢,段政廷的身上既有烏蒙男兒的豪情,也有大山兒子不忘家鄉的柔情。
有著“大雄古邦”之稱的鎮雄縣,在大江南北闖蕩謀生的人有幾十萬。離家的日子,對家的思念只能深埋在心里。
上世紀80年代末,段政廷離開家鄉來到昆明,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從一名木匠成長為現今執掌一家集團公司的董事長。
和許多在外闖蕩的鎮雄人一樣,段政廷也是一個家鄉情懷極深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說:這種情懷只有離家的游子,才會從內心深處真切地體會到那份對家鄉的愛與感恩。
同樣是在白龍路283號,有一家昭通主題的烏蒙薈館餐廳,來到這里會被各個包房的名字所吸引:古芒部、大山包……,這些昭通地名,讓人猶如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老家。
幾年前第一次到訪這里后,同樣是生長在鎮雄這片土地上的我,與烏蒙薈館結下了緣,和許多老鄉一樣,多少次到這里,只為喝上一碗家鄉的紅豆酸菜湯,以解思鄉之苦。
同是老鄉的緣故,我對段政廷身懷家鄉的情感感同身受,也多了一些交談的話題。對于他作詞的歌曲《故鄉》和《威鑫之夢》所表達的含義,更是多了幾分特殊的領悟。
留住資金支持昭通發展
昭通金控集團的誕生,與段政廷的家鄉情結分不開。2014年1月30日,段政廷致信時任昭通市委書記劉建華和市長張紀華,闡述了構建昭通金控集團的想法,并很快得到了回復。
當看完這封信件后,我對段政廷又增添了新的認識:他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企業家,總是能夠在學習中找到企業新的發展之路。
中國的企業家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很多人心里燃燒著一股不甘平庸的勃勃野心,他們一次次顛覆著陳舊的秩序,掀起了商業上的巨浪。
從1995年創立云南威鑫投資控股集團的前身云南威鑫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始,善于學習的段政廷帶領企業面對市場競爭格局,總能及時調整企業戰略,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
有這樣一種說法: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5年。它們的通病就是缺乏目標,而這也是企業經營中最可怕的事。
在大浪淘沙的市場搏擊中,威鑫一走就是20年,并且不斷發展壯大,這與段政廷為威鑫制定的清晰的發展目標有著莫大的關系。
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很多企業面對出現的新情況慌了手腳,但威鑫沒有,而是在困境中逆流而上找到了發展路子,有驚無險度過了難關并進一步發展壯大。
用段政廷的話說,威鑫沒有出現經營困難,只不過是自己運氣比別人好一點。實際上,這只是他謙虛的說法,而是與他所堅持的預見方能遇見的理念分不開。
早在2012年起,云南威鑫投資控股集團就開始做減法,把不擅長的和利潤低的產業剝離,讓資源更集中,專注于做好幾個業務版塊,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運行效率和能力。
談起倡議成立昭通金控集團的原因,段政廷說,他的初心意在為家鄉做點有意義的事,想通過這個平臺服務昭通經濟建設,惠及民生。
可以這樣說,昭通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金融不發達、資金不足。而讓人遺憾的是,盡管昭通民間資本存量大,但一部分資金卻外流,沒有留在當地。
如何留住這些外流資金?不是有銀行?但資金存入銀行效益低,很多人并不愿意。怎么辦?
這幾年,國內組建了不少金控集團,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聲譽,在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扮演發揮著重要作用。
正如云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郭樹華所言:金控集團通過市場化運作,使資源配置尤其是資金配置更加符合市場化,能為地方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
在金改力度迅猛的山東,濰坊金控成為該省金改首家掛牌的市級金融控股集團,對當地園區、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組建昭通金控集團,對優化昭通金融資源配置和投融資環境、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發揮國企資源、民間資本為昭通重大項目投資具有深遠的意義。
貢獻本土金融力量
《云南經濟日報》是一份誕生于改革開放初期的報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指導全省經濟工作的重要工具,云南經濟社會發展30多年的巨變,都在散發著油墨香味的紙張上有所體現。
2010年,云南經濟日報社就與云南省政府金融辦合作創辦了《財金云南》周刊,幾年來,我們一一見證和記錄了發生在云嶺大地的金融大事件。
身為云南經濟日報社的一份子,加之常年累月的經濟新聞采訪經歷,決定了我在第一時間就觸發了對籌建中的昭通金控集團的關注熱情。
看到當天的報紙后,有一些外地金融領域的朋友很好奇:昭通在哪里?為什么這個金控集團沒有在昆明或是云南省的其他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
與這些朋友交流時,我有一個開玩笑的回答:之所在在昭通,是因為昭通人敢為人先,這里的人敢想敢干。
這篇新聞稿刊發后,昭通金控集團何時掛牌時刻牽掛著我,一直關注著其籌備進展如何。對我來說,不僅是作為一名記者需要后續報道,還有身為一個昭通人對家鄉發展的關注。
由于昭通市對段政廷的倡議很重視,在收到信件半年后,市委市政府將組建昭通金控集團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籌備工作領導小組。
一年多的時間里,昭通金控集團先后完成股東比選、法人確定、借殼轉化、增資擴股、辦公裝修、員工招聘、產品設計等各項準備工作,昭通未來的地方金融航母正式起航。
2015年8月7日,應昭通金控集團的邀請,我前往昭通參加公司成立儀式。8月8日,一個注定銘刻在昭通乃至云南金融發展史上的日子,昭通金控集團終于在烏蒙大地誕生。
縱觀國內已有的金控集團,一般情況下都由國有獨資或控股,而昭通金控集團則是按照現代股份制企業原則,結合雙方共同優勢而成立,目的在于整合更多的資源發揮所長。
昭通金控集團的股東里,既有昭通開發投資公司、昭通交通投資公司等國企,也有云南威鑫投資控股集團等民企,大家奔著共同的目標,開始向未來前行。
回到昆明后,我又撰寫了《增添提速新引擎 昭通金控落子運營》一文刊發在《云南經濟日報》上。
光陰如梭,一轉眼昭通金控集團已成立運營一年有余。一年多來,其逐步在昭通人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信任的基礎,并在昭通商界健康成長。
前幾日看了《昭通金控》這本刊物后,受刊物負責人袁成華先生之邀,拖延10多天后終于下筆,惟愿昭通金控集團在未來越走越好,為昭通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本土金融的力量。